水利防汛平台与物联网技术融合提升防汛效率的研究

日期:2024-07-08
字号

水利防汛平台作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担着监测预警、指挥调度、信息共享等多重职能。物联网技术,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,实现智能化识别、定位、跟踪和管理,为水利防汛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。两者的融合,不仅打破了传统防汛工作的时空限制,还极大地丰富了防汛数据资源,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,与水利防汛平台深度融合,显著提升了防汛工作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。

 


实时监测与预警能力增强:物联网技术在水文监测、气象观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,使得水利防汛平台能够实时获取水位、雨量、流速等关键数据。结合大数据分析,平台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,提前发布预警信息,为防汛工作争取宝贵时间。

智能化调度决策:基于物联网技术采集的实时数据,水利防汛平台能够构建防洪调度模型,实现水库、河道等防洪工程的最优调度。这种智能化的调度决策方式,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,还减少了人为误判的可能性。

提升应急响应速度:在灾害发生时,物联网技术能够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通过无人机巡检、智能机器人救援等方式,提高救援队伍的抢险效率,降低救援风险。通过可视化平台,管理人员能够直观了解灾情动态,迅速做出应对措施。

促进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: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水利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,打破了信息孤岛现象。各部门之间能够基于共享数据进行协同作战,形成防汛合力,提高整体防汛能力。

水利防汛平台与无人机巡检系统、智能机器人救援队伍等相结合,形成了空地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。在灾害发生时,无人机能够迅速到达现场进行高空观测,为救援决策提供直观依据;智能机器人则能够深入危险区域执行搜救任务,保障救援人员安全。

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,水利防汛平台建设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将向更深层次发展。一方面,应继续加强物联网技术在防汛监测、预警、调度等方面的应用,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;另一方面,应推动跨部门、跨领域的数据共享与协同作战机制建设,形成更加完善的防汛体系。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,培养一批具备跨学科知识的高素质人才,为智慧防汛提供有力支撑。在政策层面,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,为智慧防汛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。

依托于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-伏锂码云平台建设的水利防汛安全监测平台,通过部署大量传感器和智能设备,实现了对全省主要河流、水库的水文数据实时监测。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,平台构建了智能预警系统,能够在降雨量超标、水位异常升高等情况下自动触发预警机制。

意见反馈